社区律师精准普法助沙河商圈蜕变

发布时间:2017-09-12 浏览数:1,291

来源 信息时报 记者 魏徽徽

    信息时报讯 从“种房子”到“种创新企业”,村居法律顾问为村改制公司转型把关,还为拉包工“定制”法治课,助力沙河商圈升级改造……目前,天河区已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,记者近日获悉,天河区司法局正在引导社区律师参与精准普法重点工作,探索团队化法律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。


  引导社区律师参与精准普法
  记者获悉,目前天河区在14条街道20个村(社)建设了29个“村里的众创空间”,总面积近111万平方米,集聚创新企业1272家。同时还将争取每年改造50万平方米左右,5年后新增约250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,其中不少都将由村集体物业升级改造而成。从“洗脚上田”到“种房子”,再转变为如今的“种创新企业”,对于天河区的村民而言,提升法治意识刻不容缓。
    打破过去自上而下、单向、粗放式的惯性工作模式,推动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引导社区律师参与分类普法、精准普法,是天河区司法局今年的工作重点。今年6月5日下午,日昱物流万佳理货区广场开展了一堂为拉包工“量身定制”的法治课,这是天河区在沙河服装商圈开展的精准普法系列活动的第一课,也是在场众多拉包工职业生涯当中的第一堂法治课。
    据了解,作为广州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,沙河商圈分布着31家大小不一的服装批发市场,商户多达3万户,从业人员超10万人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沙河商圈经历了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白富美”的完美蜕变。如今整个沙河商圈被分为三个片区,分别由3个大型的综合物流公司进行统一管理,实现了从占道经营到集中配送的转变。此外,过去开着电动车乱窜的拉包工大多也被“收编归队”。除了“硬环境”的提升,还有“软服务”的支持,沙河商圈蜕变的背后离不开天河区的精准普法工作。


    探索团队化法律服务新模式
    截至今年6月,天河区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服务60397人次,提供法律咨询13072人次,出具法律意见书94份,调解纠纷1624次,参与法律援助32次,处理群体性敏感案件19件,法治讲座2144次,为社区的幸福平安有序、民主法治创建都做出很大贡献。
    为增强供给能力,优化社区法律顾问律师资源配置,天河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,推行社区法律顾问团队化服务。林和街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,该街道13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均由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的13名公益律师分别担任。由于是团队化服务模式,针对社区内发生的不同问题,都由各有专攻的法律顾问解决。“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包括劳动争议、家庭婚姻、物业服务类,法律顾问之间可以做到强项互补。”林和司法所所长甘宇说。
   据了解,早在2007年,林和司法所和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建立“所所结对”,当时只有4名公益律师。之后,这个团队逐年壮大,支撑起近10年来不同的公益律师在司法所不间断的轮流值班。
Baidu
map